“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半年考卷”出炉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6月26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透过这份工作报告,可以充分感受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半年成绩单”令人振奋。
全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发展高端产业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6家
今年以来,济南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上更加坚定坚决。编制《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统筹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合作协作,新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加强科技创新、自贸试验区发展等领域深度协作,努力在黄河流域中展现济南担当。
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加快破题起势。国务院正式批复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召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动员大会,拉开了起步区建设帷幕。科学制定战略谋划,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开发建设节奏,明确“三步走”战略,编制“1+4+16+N”规划体系,搭建起步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全面铺开起步区基础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黄河体育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济泺路穿黄隧道、凤凰黄河大桥将于下半年建成通车,“三隧一桥”跨河通道开工建设。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6家,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一期交付,国际会展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一座798平方公里的现代绿色智慧之城正加速崛起。
水生态建设持续加强。以建设节水典范城市为抓手,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系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安全巩固提高,大力实施四库连通、市民泉水直饮等工程,水与城市和谐共生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推进湿地公园保护,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不断现固,1-5月地表水水质100%达标。全力保障黄河安澜,打造济南段全流域防洪示范区,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全部投用。
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精心打造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6处沿黄郊野公园即将竣工,生态廊道示范段一期形成景观效果。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抓好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1-5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3.9%,优良率63.6%。着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力争创碳中和示范城市。
城市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编制完成“中优”“东强”“西兴”重点推进方案
今年以来,着力强化济南发展战略谋划,统筹推进“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推动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重点片区建设全面展开。深入实施市级领导同志牵头的“片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高效运转机制。编制完成“中优”“东强”“西兴”重点推进方案,制定出台“中优”城市更新项目三年任务清单,强力推进“东强”8个片区、40个重点项目建设、104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西兴”50项关键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南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南美”“北起”战略加快实施,呈现出统筹发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战略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健全前瞻性、全局性、引领性的规划体系,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未来济南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坚持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济南发展的建设蓝图和管理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积极开展黄河生态风貌带、雪野片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支撑不断强化。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先导工程,加大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公园绿道等建设力度。积极争创交通强国样板城市,城市路网体系日益完善,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全面启动,济南跨入地铁换乘时代。稳步实施城市更新,1-5月建成棚改安置房6424套,已开工4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大力推进“千园之城”建设,完成佛慧山景区生态修复工程,千佛山北入口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切实做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
城市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厚植城市底色、内涵和品质。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五大创建工程、六大赋能行动,打好城市品质提升“百日攻坚战”,文明城市创建高位进阶。突出抓好依法治理,法治政府示范市建设扎实推进。完善“云管端三位一体”城市大脑基础支撑体系,数字先锋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省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提档升级——中国百强城市排行位列第15位
今年以来,济南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4%。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济南综合分值列全国第15位,连续两年列全省第1位。
工业强市深入推进。毫不动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做强企业,深入实施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两个“双千”工程,山东重工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吉利新能源车生产线正式启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9个、培育省级5G产业试点示范项目76个,均居全省第1位。实施企业群体梯度培育工程,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45家、专精特新企业567家,均居全省第1位。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聚力建设高端研发平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纳入中科院战略规划,“中科系”院所达到15家。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设立我省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山东产研院高科技创新园、山东高研院主院区加快建设,现场光纤量子通信传输距离突破500公里,齐鲁一号、四号卫星成功发射,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获批落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29家。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8个省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1.8亿元,65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6亿元,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91.3%、完成投资1241.7亿元。中央商务区建设全面提速,已签约入驻各类高端企业500余家,强势跻身全国CBD排名前列方阵。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黄台电商直播基地等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新增齐鲁银行等上市公司3家,过会待发企业4家。
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坚持“五个振兴”一起抓,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9个,启动建设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129个。夏粮生产保持连续丰产丰收良好势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扩面提标增效,核心基地发展到70万亩,玫瑰阿胶、姜蒜加工等产业集群优势巩固扩大。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査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脱贫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与甘肃临夏东西部协作扎实推进,与重庆武隆协作成果持续提升。
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济南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第9
今年以来,济南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十大集成改革,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开放向更高水平跃升。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制定出台促进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增强创新示范作用的若干措施、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长清大学城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改革举措,推动重大平台载体能级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5月完成混改项目6个。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运行效能明显提高。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刀刃向内,研究制定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第9位。深化流程再造,企业开办实现“全省通办”,涉企事项实现100%容缺办理,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经验全国推广,国内首创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业务全链条“掌上办理”,“在泉城全办成”服务品牌不断擦亮。出台加快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盈商润济聚力”行动,全力破除市场、融资等瓶颈制约,民营市场主体突破130万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社会融资规模居全省首位。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的重大使命,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欧亚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董家货运中心监管场站顺利通过验收,济莱高铁、济郑高铁、黄台联络线、小清河复航工程等稳步推进,济南机场北指廊即将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三届亚信金融峰会、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等重大活动,中国企业论坛永久落户济南,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泉城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开展“双招双引”,1-5月实际使用外资8.76亿美元,增长87.01%,引进市外投资1044.25亿元,增长41.57%;积极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打造“类海外”环境三年行动,人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
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8所
今年以来,济南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防范输入风险,加强入境人物同防。加快新冠疫苗接种,日接种能力达22万剂次以上,累计接种1034.98万剂次,其中排名前列剂次接种任务于6月9日顺利完成,覆盖人口567.08万、占全省14%,居全省首位;第二剂次累计接种450.74万剂,总体完成率82.6%。
着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瞄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全力办好22件民生实事。把就业这个较大的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持续开展“才聚泉城”名校行等活动,新增城镇就业7.7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全省率先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均居全省首位。推动医保数据共享开放,全国排名前列“保医通”服务平台投入运营;依托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保障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参保人近910万人次。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生产生活,加大取暖、价格补贴力度,机构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和重点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均居全省首位。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8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增养老设施1150处。着力打造“康养济南”,高标准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山东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正式启用,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精准医学产业园、医疗硅谷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入选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首批试点城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新建和改造基层综合文化服务设施160处,黄河文化展览馆、明水古城等重大文化项目加快建设,融创文旅城、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开业运营,“开心麻花”山东总部落户济南,“文化济南”建设明显提速。(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