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委员:对金融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提出6项建议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第17次参加全国两会。
在过去16年两会征程中,王均金历任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每次参加全国两会,王均金都认真听取并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重点围绕民航改革、精准扶贫、教育科创等方面建言献策。
王均金曾在采访中表示,两会召开前,一定要看过去一年的统计年鉴、财政数据,了解宏观经济、绿色节能减排情况。
今年两会,除了惯常关注民航行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他还提交了一份《关于制定系列金融等政策促进房地产稳健发展的提案》。这是近几年王均金首次在全国两会上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王均金提到,2023年,在“防风险、保民生、促消费”目标驱动之下,取消区域限购、降低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等政策接踵而至,各地共计出台700余次房地产优化政策,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房地产各项数据都呈现萎缩状况,加上悲观的市场情绪,对房地产市场恢复构成一定压力。
“房地产仍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稳增长、促就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众多房地产企业出现集中暴雷的情况。”王均金认为,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的大背景下,短期内需要制定系列金融等方案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
为此,他提出6点建议:
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过去一年,为了改善房企流动性风险,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码,信贷、债权、股权“三箭齐发”,在阻断房企风险蔓延、缓解民营企业信用收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存在国企、民企不一视同仁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落实平等融资政策。另外从需求端,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通过推动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市场化,缓解居民购房的偿债负担、稳定购房需求,以确保房地产销售不过度下滑,提供新的现金流支撑房企偿债能力。
通过“贴息+REITs”模式盘活沉淀资产
在化解房企债务风险的同时增加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借助金融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把房地产企业的部分沉淀资产转化为具有准公共资产属性的公共住房,这样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债务压力,同时也能增加地方政府的公共住房供给,如此既能激活现有市场上的存量房源,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地方政府建立城市公共住房基金,合理盘活存量房产
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筛选、推送城市确定支持项目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评估后选择有足额抵押物的项目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俗称白名单)。由于房产销售下降和开发主体的债务危机,各城市均存在大量由于缺少建设资金而停建项目,这些项目对上下游产业造成非常巨大的伤害,推动这些白名单项目建设完工,对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及对房地产相关产业减少阵痛作用巨大。但是由于这一年来房产销售的下滑,这些在建项目未来销售去化预期较难评估,银行还款周期拉长,如期还款的不确定性依然是银行提供项目融资的最大瓶颈。建议各地政府再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建立类似城市公共住房基金(公司),针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市场化去化变现,影响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项目,按照政府审核成本价,低价收购现房,这样既能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也能打通白名单项目的资金链闭环,有利于银行融资循环良性发展。
设立住房金融互助机构支持新市民购买住房
为没有户籍和自有住房,但长期在该城市工作的打工者发放“长期工作签证”,以此作为新市民的身份,并为这类新市民提供住房购买力支持。可考虑设立针对新市民的住房金融互助机构,该类机构采取股份制公司形式,保持多家竞争的市场格局,资金来源于新市民的低息存款和政府贴息债券,资金用途是针对新市民的低息贷款,贷款额度与新市民的存款时间和数量挂钩。
保障金融机构的权益促进贷款积极性
强化预售资金监管机制保障。因各地监管尺度不一,矫枉过正的情况较为普遍。建议引入市场化机制,尤其是信托机制,起到财产隔离功能。从而使监管资金不能被统筹用于开发商在本地的其他项目。
抓好“一城一策”供需土地与房源规划管理
排查存量房源和已供土地、未来开发量以及市场需求。如果市场存量很多,要控制好供地节奏,做到房源和土地供应平衡,消费者一旦知道政府未来会控制土地供应,购房就不会再持观望态度,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
来源:中房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